7月24日,我院PICC门诊专科护士为一名肿瘤患者成功实施“PICC置管术”。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有助于引领我院护理操作技能水平的提升和推进专科护士培养的进程,在建立静脉血管通道技术上又上一个新台阶。
该患者因患有右侧乳腺癌需要连续化疗,为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同时减少静脉炎和渗漏性组织损伤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外周静脉,在对其病情和血管情况进行评估后,决定对其实施“PICC置管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心及普外科医务人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与患者签订同意书及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并制定相关的应急处置措施后,PICC门诊专科护士为患者进行了“PICC”置管,穿刺过程顺利,患者无痛苦,术后无明显渗血,胸片检查显示“PICC管”置入位置准确。
置管完成后为患者行胸片检查显示PICC管位于第七胸椎
肿瘤患者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水肿、消瘦、长期输液治疗和化疗,血管条件差,为其进行静脉穿刺困难重重,且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痛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PICC置管技术的成功开展突破了这些瓶颈,为患者的连续性治疗提供了保障。
PICC置管是经外周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因药物直接到达上腔静脉,药液迅速被稀释,从而避免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血管的损伤。具有减少患者静脉穿刺次数和组织损伤、耐高渗、易护理、保留时间长(可长达一年)及组织相容性好、穿刺部位肢体的活动不受限制等优势,可以为中长期静脉输液尤其是静脉穿刺极度困难的患者提供更安全、痛苦更小的医疗服务,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实现“无痛输液”,为化疗、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快捷、有效的“静脉通道”。